首頁 大明海梟

第41章 挑一個死人頭

方傑需要的商籍和路引,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到手,那就意味著方傑還得在漳州府外滯留一個晚上,不過讓他慶幸的是,他不用跟倭寇們待一個晚上。

汪直死了,全家一起上路,漳州府府尹鄭全很幹脆的下令砍了汪直全家的腦袋,照說這樣的命令不該由區區府尹獨斷專行,可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被倭寇圍城鬧的心煩的讀書人們一致讚成鄭全的決定,這叫做“置之死地而後生”、“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這種情操和精神讓漳州府裏的讀書人都很亢奮,就差那麽一點點就可以高,潮迭起了。

自古以來華夏讀書人都很愛惜自己的羽毛,所謂羽毛其實就是名聲,有了好名聲就能當大官,當了大官就有了決策權,就容易青史留名,這才是讀書人一輩子的終極使命。所以雖然外麵有倭寇圍城,老百姓們已經過了好些天提心吊膽的日子,吃不上新鮮蔬菜也沒人將糞水運走以至於滿城橫流,但那些文人們卻在看到汪直授首後彈冠相慶、載歌載舞,一首接一首的打油詩傳出來,歌頌君王,歌頌朝廷,當然也忘不了歌頌最有風骨的府尹大人。

這是一場文人的盛會,外人參加不了也無法參加。

汪直的人頭被竹竿挑到城牆外麵,方傑也看到了,那是一張普通的臉,有些瘦,或許是因為沒有了血液的填充,感覺上顴骨特別凸出,就像是皮包骨頭,一雙眼睛怒睜著,卻完全沒有了神采。

這是鄭全鄭大人特意囑咐給倭寇們看的:你們不是想要救汪直麽,本官便要殺了,是不是特生氣啊?生氣就對了,生氣你就來打我呀!我贏了加官晉爵,我輸了照樣可以名留青史,來吧,來打我吧,我已經饑,渴難耐了!

倭寇不能理解大明文人的思維模式,他們還沒有進化到這種程度,事實上直到幾百年之後全世界都遠遠沒有進化到大明文人的那種思維層次,單單就華夏人來說,反倒是退化了,退化的務實了,退化的隻重視利益了,就如同是鬆浦大將一樣,當看見汪直頭顱的那一刻,鬆浦大將就下達了撤退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