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常東寧,方傑感覺頭皮一陣陣的發麻,此時他有些反感穿越後那過目不忘的能力了。在他腦子裏有些關於錦衣衛的小故事,雖說是故事,但體現出的卻是錦衣衛那種強大的監控能力,講真,在後世的天網係統沒有普及之前,恐怕監控能力還不一定有明朝時期發達。
據說明初有兩個官員,都姓宋:宋濂、宋訥。這一日,宋濂大概遇上了開心事,叫了幾個朋友宴樂飲酒。宋訥則碰到一件鬧心的事情:他的一件茶器被國子監幾個學生撞倒、跌碎了。可能茶器比較珍貴,宋訥很生氣。
第二天上朝,朱元璋笑眯眯地問宋濂:“宋愛卿,你昨天是不是喝酒喝高了?”宋濂不敢隱瞞,說:“是的,陛下。”朱元璋又問:“坐客為誰?饌何物?”宋濂都照實回答。朱元璋聽了很高興,說道:“誠然,卿不朕欺。”宋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暗暗慶幸自己沒有欺騙皇上。原來,皇帝早已“密使人偵視”,暗中派了情報人員盯著宋濂,將宋濂請客飲酒的全過程了解得一清二楚。如果宋濂剛才說的有一句假話,立即就犯了欺君之罪,保不準會被朱元璋砍了腦袋。
朱元璋又笑眯眯地問宋訥:“宋愛卿,昨天你又為什麽生氣啊?”宋訥心裏暗驚,老老實實回答:“昨天學生打碎了一個茶器,我心中慚愧教導無方,所以生了悶氣。陛下何自知之?”朱元璋回手一招,叫太監給了宋訥一幅圖畫,畫的正是宋祭酒,“危坐,有怒色”。宋訥趕緊跪下來謝主隆恩。原來,朱元璋暗中安排了擅長速寫的特務監視宋訥,特務將宋訥生氣的形態都活靈活現給繪製下來,呈交皇帝。
雖說這兩件都是小事,最終主角也沒被朱元璋咋地,但錦衣衛的監控能力可見一斑。這種事情過去方傑也當成故事看,可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才驚覺恐怖,也能體會故事中兩個主角當時的心境了。這樣的事情隻要是經曆一次,怕終生都難以生出對朱元璋的背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