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下,就先謝過嚴老了。”
接著,隻見蔡邕悠悠道: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
此詩言閉,現場一片安靜。
不是沒人敢說話。
是每個人的嘴巴都張的老大,震驚得說不出話。
其中也包括嚴庭,嚴老。
此詩十句,整整十句,每一句對仗平整,符合律格。
其中還講述了一個故事,表明對讀書的重視。
這是有些人,不論用多長時間,都沒法作出來的一首律詩。
如果之前衛覬的詩,是起步的話。
那蔡邕的這首詩,便是輝煌的終點。
見會場裏沒人說話,蔡邕才緩慢的開口道:“各位覺得在下這首詩,如何啊?”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在今天恐怕是要失言了。
嚴老大袖一揮,衣角掩過手腕,遮住了他的手掌。
此意大家明了。
嚴老藏袖,就是說此次文會,嚴老不再出手了。
嚴老都不出手,在座的還有誰敢吱聲?
當下,有人就開口道:“蔡大人學識淵博,詩律造詣更是在我等之上,蔡大人乃是今日當之無愧的文壇之肱骨。”
此言一出,在場的所有人解釋紛紛讚同。
“那蔡某,在此就承下各位這份讚美之詞了。”旋即,蔡邕迫不及地看向衛良。
但他還是很矜持,保持著長輩該有的風範。
衛良當然知道自己的這個準嶽父在想什麽。
當下回複道:“蔡大人,良兒自然是要將此扇送上,不過此扇還差一步,沒有完成,需要蔡大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