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覬將衛良猜測的太平道之事,告知了王邑。
而王邑覺得此事的可信度極高,連忙告知了自己的老師,也是當朝太尉劉寬。
劉寬作為三公之首,得到這一消息,大為震驚。
連忙吩咐手下的人,去調取各地呈上來的消息。
通過幾天的查找,終於在眾多消息中,篩檢出不少的關於太平道之事。
當下承見了當朝天子劉宏。
隻是劉宏不以為然,吩咐讓劉寬自行處理。
自行怎麽處理?
現在實權不在自己手中,兵權又被何進掌握。
想管太平道,屬實太難了。
他能做的,就隻能將京師附近地區的太平道,按下去。
最終,給王邑封了些賞賜,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幾日後,衛良再次看見衛覬的時候,衛覬臉上全是憂愁。
“大哥為何這麽憂愁啊?”
“良兒,你要的縣尉一職,王太守為你要來了。”
衛良完全沒有想到,這件事竟然成了。
“那大哥你的縣令一職呢?”
“王銘王縣令在安邑縣做的很好,我也沒有想當縣令,所以我沒提。”
“那為何大哥還不高興呢?”
“衛良,大漢,危矣……”
衛良一把捂住衛覬的嘴,“大哥,你別亂說話,我還要多活幾年呢!”
衛覬一笑,沒有再說話。
神情十分落寞。
衛良陪他許久,才知道,原來是上麵的人不重視這件事,衛覬才悶悶不樂。
衛良安慰道:“大哥,或許我是亂說的呢?隨意猜測而已。”
衛覬看著衛良,又是一笑,“亂說的?那為何王邑王太守得到了獎賞?你要的縣尉一職,這麽快就下來了?”
衛良沉默沒有說話。
內心感慨道:這種是必然的事情,以後,還有更多比這還糟粕的事情呢!
旋即轉移話題,說道:“大哥,我給你找了門親事,父親已經同意了。是河內大族,司馬家的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