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位農民的確是很高興了。
兩千銅幣啊!
這是什麽概念?
一枚銅幣重半兩,兩千枚銅幣重千兩。
也就是百斤青銅的重量。
而一枚銅幣可換一斤糧食。
也就是一個月他們可以領取到兩千斤糧食。
別說是養活一家老小,就算是養活一個大家族的人,都綽綽有餘啊!
他們身為農民,還從來沒見過那麽多的錢。
平時,他們都是用別人需要的布匹或柴火來換糧食的,哪來那麽多的錢啊!
這得足夠他們鑄就多少農具啊。
可是,一家歡喜一家愁。
農民們的確是高興了。
那幾個縣官卻愁眉苦臉起來了。
陽周縣令周通一臉苦笑地對秦蘇說道:“公子,咱陽周縣,這一年滿打滿算,產出不過兩萬銅幣,也就等於是兩萬斤糧食。就算如此,咱陽周縣也算得上是中等之縣了。許多下縣,一年連一萬斤糧食都湊不齊呢!
“而如果每個人每個月都發兩千銅幣,那麽一個月下來,所需要的銅幣數量,達到了二十萬!
“別說咱有沒有那麽多的青銅來鑄就銅幣,就說咱這裏能不能產出那麽多的糧食,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是啊,公子,雖然您雄才大略,精明能幹,上郡在您的帶領下也越來越繁榮,至少大家可以吃飽飯了。可是,咱也不可能實現這等誇誇海口之事啊!”
縣尉林湖與縣丞張標也是一副不相信秦蘇的樣子。
見此,秦蘇倒也不氣惱,畢竟他們的反應,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往時,一畝地產出,能有百斤,已經算打理得好的了。這樣的情況下,三畝地才能養活一個人。
若是打理不好,或是遇上了不好的天氣,和病蟲害,減產至七八十斤,甚至是五六十斤,都是有可能發生的。那麽,三畝地也就不足以養活一個人,需要五畝地甚至是八畝地才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