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讚賞的目光,是不會欺騙人的,至少她現在的眼神,是可以肯定其態度的。
在場許多關注事情動態的大臣們,紛紛感覺到一絲的危險,特別是那些策劃這起“謀反”之事的家夥。
禦史大夫柳正,就是一個看不慣武夫的家夥,雖然他並沒有參加這起栽贓案,但也從側麵聽說了那群人的計謀,在對付武夫之事上,他還是很樂意落井下石的。
要知道,禦史大夫柳正,可是江南人,世世代代在朝中做官,無論是前朝還是偽朝,都有家族成員在朝廷中擔任要職。
新朝?
對於江南柳家來說,不過是換另一身朝服罷了。
再加上,柳家桃李滿天下,在新朝的朝堂中,就有不少的官員,是柳家的門生故吏。
更為驚人的是,整個中央朝廷裏,有接近五分之三的官員,來自於江南。
若不是房如雪在西邊的涼州起兵,摻進不少西北大漢,這朝廷,可就又是換了一個麵目的南方小朝廷了。
這些生長在江南、富庶之地的士大夫們,自詡名流,根本看不上北方的士子,更別提荒涼無人的西北涼州了。
畢竟朝堂之上的官職位置,本身就少,分給江南的有誌之士都不夠,還來一群“外人”,還是最難以接受的西北蠻人。
這些江南士大夫,可以說憋屈的很,要不是皇帝同樣出自西涼,他們早就在皇帝上任的第二天,就彈劾那群行動粗魯、野蠻的西涼人了。
他們願意等一年再發難,已經可以說是相當給女帝房如雪麵子了。
畢竟九州一同,天下太平,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都得開始考慮收歸兵權一事了。
而且,就近期皇帝態度來看,確實有了收歸兵權的意思。
那他們何嚐不順水推舟,幫助皇帝收歸兵權的同時,還能把礙眼的西涼人趕出朝廷中央,一舉兩得之事,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