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白色的陽光,照在朱允熥身上,全身散射著光彩。
氣定神閑,灑脫不凡。
朱元璋歪著腦袋,眯眼偷瞧,心神有些恍惚。
朱允熥吐字清晰,侃侃而談道:“咱大明要讓老百姓人人都能吃飽飯,依孫兒之見,其實不難。”
“昨日孫兒所說的減輕賦稅,隻是其一。”
“今天孫兒要說的是更加切實有效,一勞永逸的辦法。”
朱元璋聽到“一勞永逸”四字,立即睜開雙眼,眸底深處的熾熱若隱若現。
【朱元璋:若當真如此,何愁百姓造反?我大明江山必定永固!好好!咱好好聽聽你有什麽高論!】
朱允熥節奏把握的爐火純青,拋出噱頭,隻稍稍停了停,便繼續說道:“咱大明的田地,分為官田和民田兩種。”
“官田之中,又分皇田、園陵田、學田、牲田、皇親貴戚乞莊田、寺院田,名目繁雜,所占耕地眾多,侵占了百姓的私田,然而產出卻極少。”
“皇爺爺可知這是為什麽?”
朱允熥臉上洋溢著笑容,好奇的發問。
其實他還沒有提官田的來曆,要是細說起來,又是一個讓他頭疼的問題。
比如,無人認領的荒地,絕戶的田地,犯罪官員的田地,都會被朝廷收為官田。
長此以往官田的占比逐步升高,而百姓耕種的私田卻越來越少。
目前情況還不夠明顯,等積重難返的時候,恐怕百姓就要造反了……
當然,如果接下來的事情順利,朱元璋采納他的建議,官田侵占私田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原本躺著曬太陽的朱元璋,聽到朱允熥的發問,緩緩從竹椅中坐起,神色出奇的凝重。
所有關於田地耕種,糧食生產的事兒,他都特別重視。
正要開口,朱允熥便自問自答的道:“咱大明重視教育,重視牲畜,導民向善,提倡孝道,本是可歌可讚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