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學校內滿是喪屍,大門外麵的馬路上也遊**著很多喪屍,此時車子和鄧兵都在河對岸,僅憑李天生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從大門進入校園。
和幾乎所有的城市一樣,穿城而過的河流兩岸都是護河堤,河堤旁邊則是一片人工的樹林、假山風光帶,過了這片風光帶才是馬路,李天生正是躲在風光帶裏的林蔭處觀察著學校大門的。
有趣的是,規劃風光帶的本意是想讓人們能夠愜意的享受河岸的風光,為此還特意修建了一些遊樂健身設施,甚至還有固定的攤販位。
然而風光帶建成之後卻很少有人來,即便來了,人們也是匆匆而過,原因無他,災變之前的人們熱衷於掙錢,很少有閑暇去享受生活。
得益於此,風光帶裏沒有喪屍,而且隔著風光帶,河裏的聲音傳不過來,那些馬路上的喪屍也就不會吸引進風光帶,所以李天生暫時很安全。
坐在林子裏緩了片刻,李天生這才覺得自己再一次衝動了。
他上上下下將自己打量了一遍,忽地失聲笑出來。
他一再告誡自己,萬事要謹慎小心,千萬不要衝動。可是現如今就像是盤古初開天地一樣,任何事任何人會是自己頭一回遇見,邁出的任一步都會是全新的一步,任何變故都會讓自己措手不及,所以哪怕是自己一再小心,也不可能沒有任何風險。
而現在,他可不甘心就這樣回去,於是他心想:既然走出這麽多步了,那就幹脆多走一點!
三中不是很大,靠南靠北各有一個大門,和大門同處一條線的,是三棟教學樓,東側是活動室體育場之類的建築,靠西一側則是教師公寓和食堂。
校徽這個東西,三中的確有,李天生也知道,隻不過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幾乎都不帶那玩意兒,更別說隨身帶著了。
不過有一種情況除外,三中的教師公寓是老式建築,原本和學校是一體的。前幾年為了改善公寓設施,不僅添置了燃氣管道等公共設施,還實行了小區管理。住在教師公寓的都是外地教師或者新進的尚未成家買房子的老師,小區物業為了方便管理,便要求住在教師公寓的人憑校徽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