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聽城外人喊馬嘶,知道救兵來到。他連忙登上城樓,手搭涼棚觀察敵情。
但見。
城下數萬兵馬,盔甲鮮明,戈矛曜日。高高豎起旗杆上,紅旗白字“潘”字大旗,在空中獵獵飄揚。
真乃威武雄壯之師呀!
陶謙下令打開城門,將潘鳳引到府衙。
敘禮畢。
賓主坐定,陶謙設宴款待。
陶謙見潘鳳儀表堂堂,一臉正氣,心中非常喜歡。他讓糜竺,將徐州印牌交給了潘鳳。
“陶公何意?”
潘鳳見陶謙如此識趣,內心暗自歡喜。但他表麵上,還是做出一副不明覺厲的架勢。
“潘刺史,你年輕有為,英雄蓋世。方今天下紛擾,王綱不振,黎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您萬勿推辭!”
陶謙解釋道。
“陶公,你不想幹,可以傳給兒子呀。”
潘鳳考慮一番,說道。
假如自己搶這麽多地盤,恐怕引起其他諸侯,聯合在一起討伐呀。
“老朽兒子不成器,不堪大用。”
陶謙推辭道。
潘鳳再三推辭,堅持不受。
最起碼,也得等陶謙掛了之後,再收了徐州不遲。
“主公,等打退曹兵,再談相讓之事吧。”
糜竺在一邊,提出建議道。
“陶公,咱們先禮後兵。某休書一封給曹操,勸他退兵。曹操若執迷不悟,再廝殺也不遲。”
潘鳳說著,讓下人準備筆墨紙硯。
……
曹操和袁紹,還有謀士們,正在商議軍情。他親兵來報,徐州陶謙派使者來了,還獻上了書信。
曹操拆開來一看,肺都氣炸了。
潘鳳在書上,寫的都是譏諷話:
曹公!
自關外與君相識,一別多年。你父曹嵩乃黃巾餘孽所殺,正是冤有頭,債有主。此關陶公何事?關徐州百姓何事?君為何屠戮百姓,發掘墳墓,燒殺搶掠!?君之行為,與董卓何異!與禽獸有何區別?奉勸君早日退兵,勿要劫掠百姓,否則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