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裏足足有幾十斤呢!”
毛驤將稱重的結果告訴了朱元璋。
要不是提前知道這個結果,他定不敢相信。
“這玩意長的還真快啊!”
“秦王說要不來幾年,咱大明的百姓們就不用過著餓肚子的生活了。
“好啊!你帶人去將這幾十斤也種到咱的禦花園去,把那些花全都給咱挖出來。”
他要親眼盯著土豆,以免被人偷了去,這是他大明的產物,萬不可被番邦得了去。
“卑職馬上就去辦。”
與此同時,更多的商人在不斷的湧入西安,原本大明的三大經濟中心突然就變得冷清了。
周邊縣城的百姓們也養成了缺啥就去西安府置辦的習慣。
辣條的經銷商在西安府的每個縣城都有一家,百姓們不必再跑到城中去買了。
朱樉按批發價賣給了商人,再由他們賣出。
但是價格不能變,他們隻能薄利多銷了。
就連朱元璋都動了遷都的心思。
“兒臣近來見父皇日日眉頭緊鎖,可是有什麽煩心事,兒臣願替父皇分擔一二。”
“這西安今年送來的稅收整整比往年多了十倍,遠遠超過了咱的應天。”
“這說明二弟在西安府治理有方,恭喜父皇。”
國庫的錢多起來是件好事,朱標也甚是欣慰,自己的這些弟弟們都長大了,有他們鎮守邊塞,他這個未來的皇位繼承人也算放心了。
西安身為十三朝古都,朱元璋不動心那是假的。
現在朱樉又將它治理的如此之好。
“咱把國都遷到西安去,標兒認為呢?”
“父皇,遷都可不是小事,朝中的大小官員可都要隨著父皇遷。”
遷都意味著朝中的重臣都要跟著他走。
“你看如今的西安,遠超應天鳳陽。”
“兒臣認為應當派官員前去西安府向二弟討教,到時應天也可像西安那般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