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
李淵高坐在龍椅上,神情萎靡。經曆了一晚上勞累,他的精神狀態確實不怎麽樣。可是每日的朝會是必須的,他眯著眼睛俯視著文武大臣,突然打了一個大大的嗬欠。
李世民走出群臣行列說:“父皇年事已高,日夜勞頓,近日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朝中亦無要事,兒臣請父皇回後宮休養生息,確保龍體安康。”
李淵一聽,這小子膽子真肥,這不是明目張膽逼自己退位嗎?
不過,他的話也不無道理。畢竟他已經是六十歲的人了,哪裏經得住天天在女人肚子上勞作?
更何況,那個不合時宜的嗬欠再一次成為李世民逼宮的借口。
可是,不參與朝會,不就意味著自己完全失去了執掌天下的資格了嗎?他怎麽可以失去至高無上的權力,一個皇上失去了權力還能稱為皇上嗎?
不由得一身冷汗,他輕拭了下臉上的汗水,再一次將目光投向群臣。
這時候,他多麽需要一位大臣站出來替自己辯解,替他說話,救他於水火之中。
無奈,大臣們神情肅穆,直直地看著他,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
他在人群中搜尋那個熟悉的人,比自己的親兒子都要親的老朋友裴寂。可是那裏有他的影子。他怎麽了?是預測到自己即將皇位不保了嗎?
他相信,全天下的人都希望李世民能早日榮登皇位,但他絕對不會和他們一樣。可是,在這麽重要的時刻,他卻沒有蹤影。
“裴寂呢?有何事要奏?”
他還是不死心,目光依然在群臣中逡巡,希望他能再一次成為自己人生路上最得力的幹將。可他立即就失望了,他得到一個讓他絕望的消息:“裴大人在上朝路上病倒了。”
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這個時候病?
如此巧合?不會又是一個陰謀吧?
見老爸一臉的失望,李世民環視了下大殿說:“父皇年事已高,國事繁忙,兒臣擔心父皇體力不支,辜負了母後的重托。建議以後早朝父皇不必到位,兒臣可以處理好各項政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