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徐仁舉又陷入了閉關的狀態。
除去吃飯之外,唯一和外界有所溝通的恐怕就是‘老教授’的郵箱了。
地下實驗室內,
徐仁舉帶著護目鏡,一絲不苟的在控製電腦輸入著什麽。
與此同時,電腦控製的兩條機械臂也開始緩慢運轉起來。
和徐仁舉一開始預想不同的是,他本以為隻要做好矢量發動機就可以很好進行垂直起降了。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他發現矢量發動機隻不過是艦載機做到垂直起降的前提。
真正要實行垂直起降,除去矢量發動機之外,還需要精密的操控程序。
但現在他連矢量發動機都還沒參透,所以也就沒機會去研究操控程序了。
此時矢量發動機尾部的尾噴管,在機械臂的操控下已經開始偏轉了,對於徐仁舉來說,已經是一個大進步了。
而之後徐仁舉需要做的,就是將之前鄧衍先提供的稀有金屬材料,再重新按比例製造一個真正的矢量發動機。
不錯,眼下這台矢量發動機,不過隻是一個模型罷了。
在目前研究進程暫時還算順利的情況下,接下來的就是組裝一台真正的矢量發動機用於測試。
由於製造流程已經走過了一遍,所以徐仁舉在製造這台矢量發動機時,已然是得心應手了。
不到一個星期,一台比先前的那個‘圓筒’還要再大一號的‘圓筒’被安靜的架在工作台上。
“可惜,研究所內好像沒有飛行實驗台...”
看著已經調試好的1.0版本矢量發動機,徐仁舉一隻手拖著下巴,語氣有些遺憾。
看來,又要求援了....
想到此,徐仁舉長歎了一口氣,似是沒落的低聲喃喃一句。
“科研,果然不是一個人該幹的事情啊...”
說完還麵色凝重的搖了搖頭。
要是讓鄧衍先聽到了,免不了要吐出一口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