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確是比較好的社交媒介,幾杯酒下肚,就連王華緊繃的臉色也舒緩不少。
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接觸建昌侯,發現這位惡名在外的國舅,似乎不像外麵傳聞的那樣飛揚跋扈。
張驥直接無視了王華,專門跟王守仁聊天,說的都是王守仁自得的事情。
比如為了探究格物致知,對著竹子發呆的事跡。
那時候王守仁才十七歲,竹子沒格明白人卻病倒了,讓他對格物之學產生了懷疑,奠定了自己的哲學思想萌芽。
一邊喝酒吃菜,一邊聽著清詞小曲,酒席的氛圍不錯。
聊著聊著,不可避免的聊到了今年的會試。
張驥現學現賣,把從葉紳那裏聽來的,今年可能是李東陽主考的預測說了出來。
王華和王守仁一聽,眉頭就皺了起來。
王守仁二十歲中舉,接連兩次沒有考中進士,都被李東陽安慰過。
如果這次會試是李東陽主考,無論是為了避嫌,還是封建迷信的妨克,王守仁會試都有點危險啊!
王華看了眼王守仁,兒子都二十八歲了,這次會試如果還不中,那對兒子的打擊可想而知,甚至可能會失去在仕途上的信心。
“侯爺,此事,作準嗎?”
不得不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王華為了兒子,對張驥的態度都好了不少。
“差不多吧!我姑父徐瓊去職禮部尚書,另一個姑父也被調離了禮部侍郎的位置,李東陽出任禮部尚書,那麽極有可能出任這次會試的主考,而新晉的禮部右侍郎程敏政,大概是副主考。”
李東陽,程敏政,這都是當朝重臣,當世的儒學大咖。
王華心中已經信了八分,心情越發低沉。
李東陽跟他關係還行,但是程敏政跟他的關係有點惡劣。
若是程敏政做了副主考,自家兒子的試卷有可能被罷黜啊!
王守仁也擔心起來,倒不是別的,而是程敏政這個人,喜歡研究冷僻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