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擲地有聲,在眾目睽睽下如此對待,孔丹陽麵色青紫,咬牙切齒,衣袍下的手鬆了又緊,但顧忌嬴修遠在場隻能悻悻鬆開。
奇恥大辱。
他乃孔聖後人,被儒家學子重視,哪裏不是簇擁者雲集,何時被這般對待。
思及此處不由得在心裏痛恨嬴修遠,若非他何至於此。
不過……
“學了皮毛?按理本不該應下,但看在你實在誠懇,也罷。”
他以斷了的木棍為支點勉強起身,說出的話卻是不符合當前情況的輕狂。
若是此人敗在他的手中,丟的是七公子的臉。
孔丹陽在心中暗自起誓,一定要扳回一局。
百姓們本不想在此地駐足,但因這場比試再次起了看好戲的心思,齊刷刷望向上麵。
嬴修遠看了劉伯溫一眼並未說什麽,既然兩者都已作出決定。
那麽……
“本公子考考你們,儒生最主要的是什麽?”
他給出一題,直接丟向二人。
劉伯溫出自儒家文采斐然,乃是後世有名的謀士,與三顧茅廬相同也是朱元璋不辭辛苦請下山的,他幫朱元璋克服重重難關。
相信這麽簡單的題,不會難倒智多近妖的劉伯溫。
“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仁智缺一不可。”
孔丹陽笑著起身,將書中所學內容訴出,換來一片噓聲。
圍觀之人,不乏讀過書的,這些但凡學過幾年都清楚,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偏偏那位不以為然,得意地看向劉伯溫。
後者對他視若無睹,取來筆墨在絲帛上留下四字。
格物致知。
隨後自顧自向諸位解釋。
“聖人雲,格物致知,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眾物必有表裏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果然。
嬴修遠就知道劉伯溫會這麽說,不過看底下眾人驚詫的目光,便知道誰勝誰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