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臣子,他應該做的就是珍惜才是。“好,蘇天佑之心,朕知曉了,朕也接受你的好意,但記住,你說的磚茶三成之事絕不可一點的紕漏。”
宋時鹽酒茶都屬於專營之物,沒有朝廷的允許,私人是不能進行出售的。蘇石正是知道了這一點,才主動提出交三成商稅,如此一來,國家所得並不會比自已出產更少,那隻要趙禎同意了,別的臣子也就說不出什麽來了。
趙禎自然也想想到了這些,深知蘇石已經把事情考慮的很全麵了,這才痛快的答應了下來。而為表心情不錯,不在叫官稱,而改為名字,從這一點上來看,至少這一刻,趙禎是認可了蘇石。
“多謝陛下。”蘇石則是一臉高興不已的模樣。那樣子,好似得了好處的就是自已一般。
“好呀,好呀,有這樣的關心、體恤皇帝的臣子,自已更應該做一個好皇帝才是。”仁宗趙禎內心中這般的想著,隨後在看蘇石越發的順眼,然後道:“你的忠心朕知曉了,即然來宮裏了,那你便去一趟昭仁宮,檢查一下荊王殿下的身子吧。”
“臣遵旨。”蘇石當下抱了抱拳,張茂則更是一臉喜色的上前親推著蘇石走出了紫宸殿。
一出得宮殿,張茂則就是一臉感概的說著,“哎,如果所有的臣子都如通直郎這般的體恤官家,為官家著想,那可多好呀。”
做為仁宗身邊的人,張茂則看多了臣子為難官家的場景。在他們眼中,官家就應該為天下著想,而為了這個目的,便是少吃一點、少喝一點、少穿一點都是正常之事。
反之,若是有一天,皇帝的生活過的好了,那才是不正常的,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失職了。
相比之下,蘇石卻是處處為皇帝著想,憑著這一點,張茂則就有些喜歡上了他。
“張中官不用歎氣,等到茶磚賣遍整個大宋的時候,官家手中就有了私錢,那個時候便可不動用國庫之銀,官家在想做些什麽,那些臣子就沒有了反對的理由。”蘇石笑著出言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