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兄可有為耕犁增加韌性之法?”蘇從雲問道。
“方法也很簡單。”陸承笑道:“那就是將耕犁熔化重鑄。”
“熔化重鑄?”
蘇從雲一頭霧水。
“這位秀才有所不知。”郭洪上前解釋道:“我打的犁頭正是先澆鐵水鑄造,後經千錘百煉,方才成型。”
陸承卻說道:“隻要材料剛性韌性足夠,隻需稍加打磨即可,何須千錘百煉。”
“這我卻也是不知道了。”
這下也觸及到了郭洪的知識盲區。
郭洪所知冶煉方法皆傳至祖上,但都達不到陸承所說程度。
蘇從雲深思一二,問道:“仁兄所說,是否為玄鐵冶煉之術?”
“玄鐵?”陸承說道:“你們這麽叫也行,不過我一般把這種材料叫做鋼材。”
“然也然也,我曾在一本古書見過,隻是可惜書上並未記載有詳細的冶煉方法。”
蘇從雲說道:“不過我聽說在關東遼西一帶有匠人精通此道,我曾見過他們打造的兵刃,那真是吹毛斷發,削鐵如泥。”
“莫非仁兄也知遼西冶煉之術?”
“他們的方法我未必可知。”陸承說道:“不過我知道另一種方法,或可勝於他們。”
蘇從雲心下大喜,早聞聽玄鐵何其玄妙,又見遼西人所鑄兵刃,隻恨未能見識一番。不想今日就見得一位精於此道的奇人,這倒是一次博聞廣識的好機會。
“小生洗耳恭聽。”
蘇從雲行了一禮,就如同乖巧的學生,恭敬地站到一旁,等待陸承的指教。
陸承看向郭洪,問道:“你鑄造耕犁之時,是不是剛熔化不久就開始澆鑄?”
“素來如此。”郭洪回道。
“這可不行。”陸承說道:“起碼要燒熔半個時辰,若是鑄造其他物件如兵器之類的還需更多時間。”
“這是何故?”郭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