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於謙,軍隊的戰鬥力是不需要太多擔心了。
有京城如此巨大的主場優勢,外加數萬老兵帶領,新軍很快就能在於謙整頓之下,初步具備戰鬥力。
但與之對應的,這支軍隊到底會不會聽皇帝的話,就得看於謙的意思了。
備操軍、備倭軍,外加京營的數萬大軍,基本就等同於成了於謙的私人軍隊。
如果於謙願意,他甚至能成為下一個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中風險,不言而喻。
而這種程度的對抗其實還隻是表麵!
更深層次,涉及到底層士兵的利益分配。
一旦讓皇親國戚成為管控軍隊的軍官階級,以這些人的尿性,軍隊不管有怎樣的功勞,反正最後都會扣到他們自己的頭上去。
沒有功勞,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純粹就是被人當成了消耗品,大怨種,底下的士兵們怎麽可能會拚命?
軍心渙散,士氣低落,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哪怕有無與倫比的巨大地理優勢,京城能不能守住,都能成為個問題。
於謙特地在自己的名單結尾,寫上了這些必然會出現的後果,並且明確的表示如果朱鈺選擇了勳貴那一邊。
那他立即就撂挑子不幹了,直接辭官回家睡大覺。
不是不想幹是沒法幹!
一旦新軍被勳貴掌握,於謙哪怕想要繼續幹下去,都會被直接架空,根本就不會有人願意聽他的指令!
更別說整頓軍隊,訓練新軍之類的操作了。
他沒莫名其妙的死在路邊,都算得上是皇恩浩**帶來的結果。
順帶一提,石亨這家夥和於謙可謂是死仇。
如今卻也在於謙的這份名單上落下了自己的大名。
以京師總兵官的身份,明確支持於謙的言論與主張。
朱鈺眉頭緊皺,總感覺還有些自己沒有看穿的地方。
盯著麵前的兩份名單,來回的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