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逃稅一事,雖說也極為嚴重,卻不過是腸胃之病,未能入得骨髓之內。”
於謙深深一拜,誠懇的道:“陛下心係百姓,胸懷萬民,臣等敬佩,欣慰。”
“然天下田畝之事,遠不如外敵當前要緊,如今還是得盡量避免大動幹戈……”
這位老大人的意思表達的很明白了。
稅收的問題是肯定要解決的,但不是現在解決。
現在最主要的事情還是對抗外敵。
否則若是外敵打進京城,皇宮都被人家給端了。
大明和直接亡國,也沒什麽區別了。
再去糾結什麽稅收不稅收的問題,壓根就沒有任何意義。
一切還是先等到瓦刺之事結束,再去慢慢考慮,從長計議。
朱鈺眉頭緊皺,卻並不認同這一套。
“於謙,朕懂你的意思,可穩定有穩定的好處,亂有亂的好處。”
“如今世道混亂,內憂外患頻發,在諸位的眼裏看來,國內一定要以穩為主,如此方能夠國祚永昌。”
“可在朕的角度來看,卻非如此!”
站起身來,朱鈺麵色嚴肅,目光掃過在場諸公。
“朕問你們,若是沒有外敵當前,朕有可能擺脫傀儡之位,成就帝王位?”
沒有人敢回答這個問題。
朱鈺也不指望他們回答,繼續道:“朕再問你們,若是沒有內憂外患,沒有精銳盡失,京城大軍整編之事,能有如今這麽迅速?又得拖到什麽時候去?”
“朕知道曾經的京營很是強盛,二十萬大軍樹大根深,但也正因此,過於茂盛的樹蔭,也遮住了許多腐敗之處。”
搖搖頭,朱鈺認真道:“非常時就該行非常事!以上兩個例子,都恰恰可以證明朕的想法!”
“如今內有起義、洪澇災害,外有瓦刺勢大,兵叩國門,正是內憂外患,國作動搖之時!”
“但也正因此,高壓之下,方能夠有決心揮刀,剔除腐肉!肅清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