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通知李複明一句,叫他小心行事!”
朱元璋對著劉瑾說道。
“喳!”劉瑾剛應下,便又聽朱元璋說道:
“劉瑾,你親自去一趟應天,告訴李複明。
若是胡惟庸有什麽異常行動,立刻回京稟報。
另外我還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辦。”
劉瑾聽到後立即應聲道:“喳!”
他從宮中出來,便向應天城飛馳而去。
李複明收到劉瑾的消息後,臉色凝重。
“哦,是皇上召喚。”李複明回答道。
“李太傅,那咱們現在該怎麽辦?”王啟年問道。
李複明沉思片刻後,緩緩的吐出了兩個字:“拖延!
隻要繼續拖延,陛下才會生氣。”
“可是這樣拖下去,恐怕……”王啟年擔憂的說道。
“哼,怕什麽,難道你以為這胡惟庸和楊博就真的能翻起什麽風浪不成。
這胡惟庸雖然有些手段,但是他畢竟有所顧忌。
至於那楊博,更是一個酒囊飯袋。”
李複明絲毫不擔心,楊博這家夥除了吃喝嫖賭、偷雞摸狗之外。
什麽都不會這種貨色還想和自己鬥,真是癡人說夢!
楊博這個人其實也不簡單,他的祖父楊國忠曾經做過戶部侍郎。
深受朱元璋的信任,而且楊博還在崇禎四年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
楊博此人的學識很高,尤擅長於詩詞歌賦等,但卻沒什麽才華。
他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寫過一篇名震天下的《勸農論》,但他寫出的東西全部被朱元璋否決。
最令李複明感到諷刺的是,當初李複明還讀了這篇文章。
“李太傅,你確定咱們這麽做不會引火燒身嗎?”王啟年問道。
“怕什麽,咱們這是奉命行事!”李複明說道。
王啟年見李複明堅持,也就閉嘴不再言語,反正隻要按照李複明說的去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