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有備而來,自然是不會甘心在對對子輸了之後,就當庭認輸。
一是他們遠道而來,其真實意圖也不單單隻是為了和人比試,甚至牽扯到兩國利益的交鋒。
其二,他們也知道這個時候認輸意味著什麽,東西白送了,臉也丟幹淨了,哪裏還有臉回家?
趙南峰看著楚洛一臉堅決,猜到她是有破釜沉舟的打算,可是他在乎麽?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這時候要是因為她的美貌動了惻隱之心,依楚國文人的尿性,勢必會重整旗鼓,卷土再來的!
“好的,請出題吧。”
楚洛左右看了一眼,氣場全開!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先前濮陽子墨的對聯稱得上是有內涵,那楚洛的詩詞可謂悲壯!
即使滿朝文武百官依舊還是站在大唐這邊,可聽到楚洛一字一句將這詩詞念出來的,還是感慨萬千。
趙南峰也陷入了沉思。
這詩詞言行激烈,且抱著一種悲天憫人的悲觀態度。
這和楚國國內的形勢有很大關係,楚國重文是天底下都知道的是,所以他們看似繁華,其實都是和用來作畫寫詩的草紙一樣,都是紙糊的。
楚國皇帝當初為改變這種格局,下令興修水裏設施,甚至大興土木,想要在人文之外,做一些防禦工事。
至少也要保證百姓的安全。
可無論是哪一項工程,財政撥款永遠都是占大頭。
沒有錢,說什麽都沒有用。
可楚國常年被大唐按在地上,甚至被摩擦怕了,所以每年的賦稅,甚至是上貢的東西也越來越珍貴。
這些楚國朝堂之上的人不甘心拿出來,而楚國百姓又因此苦不堪言,久而久之,楚國的詩詞也開始轉向了憂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