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業寺周圍綠水環繞,花木繁茂,蒼鬆翠竹比比皆是,是京城中最幽靜的地方之一。
長安城越遠離皇宮,越往南,就越是偏僻幽遠。
因貞觀年間,放出的宮女中,少數年老色衰和無家可歸的,自動請求進入寺廟當尼姑。
李世民允其所請,便詔命將原來因隋末戰亂幾近廢止的感業寺重新撥款修複。
遂成了一座專屬於皇家,並不向外開放的尼姑庵,隻用來安置打發這些宮女。
它沒有宏大的建築,也無得道的高僧,又缺少鎮山之寶,規格不高。
在武則天進寺之前,知名度確實不大。
當主父幕率領靜澹真人、宣城縣主、吉爾伽美什、芸馨等眾女從朱雀大街下來,拐進右手邊,不消片刻就來到了安業坊。
果然看到這裏已經好荒涼,除了占地龐大,略顯破落的感業寺。
四周都是山林,毫無一點都市繁華熱鬧不說,也無什麽居民房舍,竟連個人影都難覓見。
而且此時的感業寺中,李世民還沒有歸天,他那些後宮還有被逼迫驅趕進來感業寺中,隻是一些老宮女充作的老尼。
基本上其中是死氣沉沉,也沒有人會對它感什麽興趣,因為能圖它個啥呀?
感業寺山門前有一座石拱橋,下臨深壑,流水淙淙。
正麵是六扇木大門,上懸一黑色烏木大匾,李世民親手禦書題“大唐感業禪寺”幾個鎏金大字。
左右兩旁有一副長聯,寫道:
儲福長生,金刹尚未央。
法輪粹宇,仁風臨淨藏。
眾人終於身臨感業寺的大門前。
宣城縣主立即嗤之以鼻的問向了主父幕:“你確定這裏就是你要選擇的樂土?日常與這座大尼寺,以及其中的那些遲暮老尼們為伴?”
“怎麽?這裏有什麽不對嗎?”主父幕反問道。
雖然之前他還沒有來過此處,但卻做好了心理準備,早預料到了這裏什麽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