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和曹操紛紛望向了陳尋,好奇不已。
陳尋隨即說道:"發矯詔,馳報各地諸侯!”
陳宮曹操震驚不已。
“妙計,妙計啊!”陳宮連連點頭。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來,隨即草擬詔書,命陳宮交予各鎮諸侯查看。
矯詔曰:
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狠厲不仁,罪惡充饑!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勢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陳宮收好矯詔,便上路去與各個諸侯交涉。
各大諸侯心懷鬼胎,劉表不表態,袁紹奚落曹操。
曹操發詔書討伐董卓,實則就是假傳詔書,因為並沒有玉璽蓋印。
諸侯雖然對董卓心生不滿,但是大多數都不作表示。
袁府。
袁紹手捧詔書,望著麵前名不經傳的陳宮,笑著說道:“天子詔書?哼,我看這是矯詔!”
謀士許攸說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響應,明顯就是那閹人之後曹阿瞞發的矯詔,弄虛作假之計!”
謀士許攸,字子遠,南陽人。袁紹從董卓處逃出,投奔冀州,許攸跟隨並成為袁紹的謀士。
一旁的陳宮則是稍顯尷尬,發矯詔這一計謀雖然有了大義,隻是畢竟是假的,還被當場揭穿。
陳宮不悅,隨即說道:“子遠此言差矣,曹孟德雖出身不好,隻身殺賊,勇氣可嘉,如今號召諸侯一同討伐董卓,算得上是英雄豪傑之輩。”
袁紹聽到陳宮誇讚曹操,心生不悅,隨即說道:“曹孟德是何人?從小就跟在我屁股後麵混,整天吊兒郎當,遊手好閑,不務正業,連他的叔叔都戲弄,你可知阿瞞從何而來啊?。”
陳宮搖頭:“不知道!”
袁紹繼續說道:“曹操叔叔狀告他不學好,曹操就裝作中風的樣子,使得他父親不在信任叔叔,此事過後才被人叫阿瞞,乃是欺上瞞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