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轉生成崇禎,我成了千古一帝

第十三章化工廠{求票票!求支持!}

朱由檢前世就是個鄉下人,在南方,一年能有七八百公斤的產量,已經很不錯了。

就算是天災,也不可能超過五百公斤。

朱由檢估算,隻要利用得當,大明一年至少可以提高五千萬石的糧草。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因為食物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若是大明一年能夠多出五十萬斤的糧草,那麽大明的生活將會更加的富足。

明末的農民起事,不都是因為糧食麽?

朝廷有糧食,又有救災的監察,難道是農夫吃飽了撐的,想要反抗?

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化肥產業沒有競爭力。不會傷害到任何人。

肥料的製造很容易,隻需要將糞便和碾壓的幹草混合在一起,然後用泥土覆蓋。

朱由檢立刻吩咐王承恩去請魏忠賢。

魏忠賢心裏有些不爽,不過看在朱由檢的份上,也就同意了。

魏忠賢的東廠在朱由檢的提議下,迅速地把京城裏的夜香郎整編了一遍,與此同時,他還組織了一批人,在京城中建造了幾間廁所。還有廢物堆放處。

一聲令下。三日後,對在京中亂扔亂扔的人,罰款,清理首都的環境。

所以在魏忠賢的奏折中,增加了一個“欺民”的條款。

魏忠賢深受天啟信任,又和信王走的很近,自然不會懼怕這一次的指責。

若是有人發現有人在這裏隨地撒尿,那就可以將他帶到東廠去,可以得到一枚銅板的賞賜。

因為有了好處,這些人和百姓都開始蠢蠢欲動了。頓時滿地都是清潔工。

大明大街上的清潔工作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生活用品,被夜店的人運到了郊外的一片空地上。

由一群年邁的農民帶頭,

一堆堆的化肥被堆疊在一起。地麵也被重新鋪上了一層土。

盡管氣味難聞,工作也很艱苦,而且沒有收入,但所有的農夫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