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呦,從這麽高的屋頂掉下來,摔斷腿都是輕的。
偏偏李元吉說,此次修葺必要更換頂梁,他今日來就是要解決頂梁上殿問題的。
問其緣由說有一仙器輔助。
工地上的監工在工部也待了兩年半了,萼相樓,乾清宮的修葺都參與過。
蓋過房子的都知道,那一根頂梁,三人合抱粗,少說有千斤重,想一日上殿根本不可能。
平日裏,都是用流沙法,在下麵一層一層鋪沙子,將梁木一點點墊高,等到了需要的高度後,在以人力畜力,什麽馬了,騾了,驢了,牛了都給用上,再加上一千精壯漢子一起用力才能勉強拉木上梁。
其過程之艱辛之危險,難之又難。
更何況,萬民宮建在半坡上,想將梁木架起,難度又高了不少。
剛才李元吉說他一人便可驅木上梁,這讓監工怎能相信。
“哎……到底是隻會讀書的皇子,竟說出這等天方夜譚的癡話。
也不知道是哪個教書先生誤人子弟。
陛下,您可快來吧。
殿下稍有不慎,小的可擔當不起阿。”
這監工欲哭無淚,如果李元吉不是皇子,估計他早就破口大罵了。
山腳下一騎煙塵率先而來,隨後幾輛馬車緊隨其後。
除了前麵幾家皇家馬車外,後麵似乎還跟著諸王府及大臣的座駕。
禦駕兩側還有四騎。
四騎穿黑衣黑甲,似乎不是皇帝的貼身護衛。
瞧左邊兩位,太陽穴高高鼓起,不用想,其內功必然練了九成的火候。
另外兩位臉上、頸中肌肉結實,恐怕一身橫練功夫已至巔峰。
不止這四騎,禦駕後麵還有幾位滿臉油光,背上垂的大辮子的大太監。
若有練家子在場,細看便知,那辮子多半是假發打的,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定是禿頂無疑。
當年突厥頡利可汗襲兵遼東,麾下很多金頂門的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