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
五月中旬正午時分,四騎疾馳往延安府軍營。
大帳前,四人匆匆下馬,早有守在帳外的軍士過來牽馬去飲水喂料。
四將齊齊入帳,俯身拱手施禮:“經略相公!”
經略使種建中麵帶憂鬱,見四人到來,麵色頓時暢順了一些。
“你們來的正好,坐,我們長話短說!”
四人正負責修築席葦城,突然接到返營的急令,便風馳電掣趕回來,見經略使爭分奪秒,心中便有八分把握是西賊有異動。
“你們還記得月初我們碰到的那個小道士麽?還有印象沒?”
四將略略思忖後點點頭,似乎隻有個輪廓。
“你四人立刻各率一隊斥候去尋找,無論如何都要把他請到大營來,這是軍令,不可懈怠!”
“經略相公,某四人負責築城和防範西賊,都去尋人,西賊來犯,該如何抵擋?”
姚平仲作戰勇猛,臧底河之戰,十八歲的他連殺西夏兵數十人,“小太尉”的雅號自此響徹關內。
不過他卻是個性急的人,不懂人情世故,遇事易急躁,管不住自己的嘴。
或許種建中意識到自己沒有說清楚,他也沒怪罪姚平仲,拿出一個酒葫蘆道:“你們也見過它,這是本使花三十兩銀子,從小道士手裏買的酒葫蘆,最近不經意發現它內藏乾坤,你們看······”
種建中拔了塞子,將葫蘆口對著一個大桶,咚咚咚往桶裏倒,不久後四將都瞪大了眼睛。
大桶馬上滿了,葫蘆內的**仍咚咚流出。
太不可思議了,它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葫蘆,怎麽能裝得下這麽多?
種建中將還未倒空的葫蘆放在桌上道:“本使思謀著,要是用這葫蘆裝水,行軍打仗可省不少力氣。我們把得道高人請進軍營,請他多弄些此等寶物,以後對付西賊就容易多了,若是他能弄出運糧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