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

四十一、不拘一格用人才

百官散去,皇極殿上隻剩下朱慈烺與五位尚書以及少詹事諸葛亮商議機密要事。

範景文清了清嗓子,說道:“臣舉薦前任兵部尚書侯恂出使闖營,以他的名望和身份應當不會讓李自成懷疑我們議和的目的;而侯恂已經被罷職在家多年,想來李自成也不會加害與他。”

“你說的侯恂啊?”

朱慈烺沉吟一聲,想起了侯恂這個人來。

侯恂今年五十四歲,資曆遠勝皇極殿上的五位尚書,甚至範景文、張國維都曾經得到過他的提拔;甚至盤踞在武昌,號稱擁兵八十萬的左良玉更是視侯恂為恩師,恭敬有加。

侯恂四朝為官,在萬曆年間就以進士出身被任命為山西道巡查禦史,後來在天啟年間擔任貴州巡按,因平亂有功,被調入京城擔任大理寺少卿。

侯恂出身於官宦世家,平日裏潔身自好,為官清廉,因此逐漸成為東林黨領袖,被魏忠賢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屢次遭到罷官免職。

朱由檢繼位後鏟除魏忠賢,提拔侯恂為兵部侍郎,命他前往湖北統兵鎮壓張獻忠的反叛。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左良玉投靠到了侯恂帳下,並被屢次提拔舉薦,最終從一介小卒變成了手握雄兵,舉足輕重的軍閥。

崇禎五年,因為鎮壓張獻忠有功,侯恂被擢升為兵部尚書調往河南平定李自成、羅汝才之亂,後來卻遭到內閣首輔溫體仁一派的汙蔑,被罷官下獄,囚禁了長達七年。

崇禎十四年,農民起義的烽火愈來愈旺,盤踞在武昌的左良玉手握數十萬重兵,卻對朝廷的調遣陽奉陰違,不受管束。

朱由檢無奈之下從大獄之中提出侯恂,任命他為兵部右侍郎,前往河南坐鎮調度,以解開封之圍。

但此刻的李自成起義軍已經從隻會種地的農民鍛煉成久經沙場的百戰之師,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潰了侯恂統率的明軍,朱由檢盛怒之下遷罪侯恂,再次把他逮捕下獄,到現在一直關在天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