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大人請聽諸葛良一言!”
諸葛亮對著城牆上的諸位當朝大佬施了一圈禮,然後站直了身軀,迎著春風徐徐道來:
“闖軍之中有大明投降的人馬十餘萬,若是唐通的倒戈不能得到朝廷的寬赦,那麽這十餘萬人馬別無選擇,隻能為闖軍死戰到底。
若是朝廷能夠法外開恩寬赦唐通,那麽其他將士就會產生叛順歸明的心理,就算這批人不立即倒戈,也不會再為李自成死戰。
兩害相權取其輕,臣以為懲處唐通弊大於利,寬赦唐通利大於弊,故此建議準許唐通歸降,以爭取其他投順的將士之心。”
“諸葛少詹事果然高瞻遠矚!”
就在其他官員衡量諸葛亮的話對不對之時,兵部侍郎侯恂已經鼓掌稱讚,“老夫已經很久沒見到這麽睿智的年輕人,在詹事府做事真是屈才,殿下何不將之調到兵部,讓他大展才華?”
“這侯恂的見識比其他閣老高出一截啊!”
朱慈烺在心中暗自誇獎一聲,侯恂在坐了十年牢獄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這份睿智,實屬難能可貴,“侯卿言之有理,本宮回頭就調諸葛良到兵部任職。”
其他幾個堂官琢磨了片刻,都覺得諸葛亮說的有道理,懲處唐通帶來的弊端的確大於利益,便都不再抗議,請朱慈烺自行決斷。
朱慈烺召喚司馬嚴到跟前吩咐道:“你找幾個大嗓門的一起高喊,本太子準許唐通將功贖罪,但要先去協助吳三桂擊敗闖賊左軍,並在吳三桂麾下效力一些時日,等解了京師之圍,再行賞罰。”
“臣遵命!”
司馬嚴立即按照吩咐從守軍中挑選了百十個大嗓門的士兵齊聲高喊:“唐通聽令,太子殿下準許你將功贖罪,但須先去吳三桂麾下效力,助平西伯擊退闖賊左軍,待解了京師之圍後再行賞罰。”
唐通在亂軍之中聽到城牆上的喊聲後淚水盈眶,下馬朝朱慈烺所在的方向鄭重的磕了三個頭,這才翻身上馬,揮刀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