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寨子裏的“高層”們,每天晚上都抽時間開會討論承包責任製和聘用製的細節,本來,隻有一千幾百人的寨子,要搞承包責任製並不難的,而且,寨子相當於是一個新建寨子,也沒太多的細節要討論。
但問題是,現在寨裏不僅有田有地,而且還有作坊。作坊本來是寨主一人創立的,但寨裏每一個人都作出過貢獻。所以,這些作坊的股權問題就有得扯了,而且,作坊還牽涉外人的股份。
到底,作坊有多少是全寨的集體股份?每年所得利潤,是全部按照人頭分紅還是存留一些?全部按人頭分紅,那些後加入的寨民豈不是占便宜了?他們並沒為這些作坊付出過汗水……。
還有更頭痛的是,後麵還會有作坊成立,後麵成立的作坊,是算寨主個人的,還是全寨集體的?股權怎樣確定?
所有的這些,都令這一群“高層”十分頭痛,因為,他們有生以來,從沒幹過這樣的工作啊。
事實上,他們對股份,也就是份子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他們隻是質樸的認為現在已有的作坊,全寨占有股份是合理的,但後麵寨主再搞出什麽作坊,大家不應該再占股份……。
但寨主又說,實行承包責任製並不等於把瓦缸寨分裂了,瓦缸寨還是瓦缸寨,改革的是分工,而不是寨子的本質。改革隻是為了更好的,更合理的利用好全寨人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把大家剔離了瓦缸寨。
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寨主還要把以後作坊也分給寨裏的人?這…這太大公無私了吧,寨主太偉大了……。
具體的事,馬漢山是不參與討論的,但有一些事,他是獨裁的硬性規定了,不容討論。比如凡是讀書厲害的人都是有獎的,凡是發明創造的或提出建議令生產效率得到提高或產品得到改進的,也是要重獎的。同時民兵的福利和裝備,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