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城大堂中,眾人論完呂布,都知道他大勢已去,不會再是兗州的威脅。
“主公,呂布已經不足為慮,我們還是趕緊派兵收複兗州全境,安民靖土為上!”
“否則,百姓人心惶惶,不能耕種生產,恐怕會影響今年的收成!”
“若壞了兗州的糧草大計,就大大不妙了!”
荀彧已經不把呂布放在眼裏,反而在考慮後續的戰略了。
曹操知道輕重,對此不敢怠慢。
“文若所言不錯,安撫兗州,刻不容緩!”
“兗州大部分郡縣,都被呂布拿下,此時呂布敗退,這些城池也未留下兵馬,可傳檄而定!”
“雖然其中有不少內奸叛徒,但我也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
“若是他們肯開城投降,我便既往不咎,不怪他們降了呂布一事!”
曹操這個時候,表現出了一個傑出政治家的素養,沒有因為這些郡縣的地方大族,做了呂布的內應,而要將他們滿門抄斬。
因為這樣,雖然可以解一時之氣,但卻會將他們逼上絕路!
試想一下,明知道必死,這些地方大族會幹什麽?
要麽是負隅頑抗,讓曹軍徒增傷亡。要麽是瘋狂自毀,殘害一城百姓!
而這些,都是損傷兗州根基,是傷害他曹操的未來潛力!
所以,一時之氣,短暫的背叛,曹老板可以忍。
大不了,可以事後算賬嘛!
現在不搞你,先記在小本本上,以後給你穿小鞋便是。
這一點,別人自然也知道,但再怎麽穿小鞋,也比滿門殺絕要好,所以隻要腦子沒壞,就不會做傻事。
荀彧郭嘉等人,自然明白這個到底,當即對曹老板大加稱讚。
“主公英明!”
“主公寬宏,心係百姓,我等替他們謝過主公!”
“主公肯開恩,這些郡縣定然不敢有違。如此便不需派出大軍攻城討伐,隻需傳檄一道,便可撫平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