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弟,你在大同府做的非常好!”
二人剛一見麵,朱標就忍不住稱讚了朱桂一句。
雖然朱標已經很久沒有見過朱桂了,但他這一路行來,途中這些所見所聞,都讓他對朱桂這個弟弟十分欣賞,也很滿意。
“太子哥哥謬讚了。”
“其實我隻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朱桂在為人處世方麵十分擅長,再加上他很了解朱標這個人的性格,於是便笑嗬嗬的說道:“我之所以會做這些事,其實和父皇也脫不開關係。”
哦?朱標頓時一怔,難道十三弟來大同府之前,父皇就已經對他耳提麵命過了?
所以他才會做出這些改變來?
“太子哥哥,你也知道,咱們父皇向來都非常體恤百姓,十分關心民間疾苦。”
“那像我這樣做臣子的,到了外麵,自然就要考慮到父皇的心思,不能做出一些有損父皇名聲的事情來。”
聽到這番話,朱標頓時微微頜首。
原來如此。
十三弟心裏麵這是一點也不糊塗啊,怪不得能把大同府打理得如此井然有序、蒸蒸日上。
反觀其他幾個兄弟,自從去了各自的封地以後,一個個個都開始放浪形骸,到處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把封地上搞得烏煙瘴氣,一片愁雲慘淡。
光是父皇那邊接到的密報,就已經有了厚厚的一大摞。
最可氣的是,這裏麵竟然還有人心懷不軌!
在朱標眼裏,除了十三弟以外,就沒有一個兄弟能夠體諒父皇的心思,能夠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的治理封地、安撫百姓。
“十三弟你說的不錯,父皇對百姓之事十分注重,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又是他的兒子,理應為父皇分憂。”
朱標笑容滿麵,把住朱桂的手,一起向府內走去。
他覺得朱桂這番話簡直就是說到了自己的心坎上去,十分悅耳中聽,立刻便對朱桂好感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