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原名聚仙鎮,後因戰國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惠民河正好穿鎮而過,惠民河兩岸就成了熱鬧的集鎮。
朱仙鎮的曆史,源遠而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孕育了早期人類文明。春秋時鎮東南築有啟封城,這時的朱仙鎮已經形成了小型居民聚居點,也成了一個必經的驛站。在本朝,朱仙鎮因惠民河的開通而繁盛,因緊鄰蔡河而成開封附近的水陸要衝,由村落而驛站,進而成為集鎮。在後世裏,朱仙鎮更是因為嶽飛抗金所取得的“朱仙鎮大捷”而揚名四海。
朱仙鎮由於戰國猛士朱亥的緣故,民風剽悍,民眾自古以來都有習武健身的傳統。
傍晚時分,兩艘客船緩緩地駛進了朱仙鎮。
隻見,河麵上舟楫相連,碼頭邊也泊滿了各色舟船,上上下下的行人客商絡繹不絕,鎮上兩岸柳樹成蔭,行人熙熙攘攘,酒肆店鋪林立,很是熱鬧,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幅盛世美景。
武植立在船頭,靜靜地看著這一幕繁華盛景,淵渟嶽立。金蓮和小娥緊依著他,分立左右,左顧右盼。船上眾人也紛紛走出船艙,目視著這個朱仙鎮,指指點點。
“公子,需要在此停留過夜嗎?”這時,船家馬老二走了過來,笑著對武植問道。這是一個四十歲開外的中年漢子,身材魁梧,看著頗為孔武有力,由於常年行船風吹日曬的緣故,麵色黝黑。此時,他正滿臉期待地看著武植。他平日裏行船,由於晚上走不了夜路,每到晚上,如果路過朱仙鎮,他和船工們一般都要在朱仙鎮泊船過夜,一是比較安全,二是便於補給。
上船後,他發現兩艘船上的眾人都是以眼前這個年輕公子馬首是瞻,他就明白,這個年輕公子才是這幫人的主心骨。所以,他才有此一問。這兩艘船是他和他兄弟馬老三的,馬老三十多歲,長得靦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