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皓月高懸於蒼穹之上,寥寥無幾的星星,閃耀著微弱的星光。
東都,紫微宮。
太後武曌正在禦書房批閱奏折,都是一些酷吏呈上來的,事關李唐舊部密謀造反的大事。
自從高宗駕崩以來,一直不太平,先是她那個倒黴孩子,居然敢說出把天下讓給外人的驚天言論,於是她便廢了李顯,扶持李旦上位。
結果,很多人不感激她,反而反對她,先是有李敬業等人謀反,西邊的吐蕃侵擾邊境不斷,北有突厥死灰複燃,現在更有李素節父子,以及李唐宗室造反!
比起西邊和北邊的兩個鄰居,李素節父子的危害更大。
要是讓他們造反成功,她別說登基稱帝了,能不能活命都不好說。
“唉!”
武曌歎息一聲。
一旁的上官婉兒微微抬頭,看著眼前一臉愁容的太後,麵色凝重,最近太後為了叛軍之事,搞得焦頭爛額,吃不好,睡不好,再這樣下去怕是身體要扛不住,她多次勸說太後保重龍體,可太後就是不聽。
也是,軍國大事也都壓在太後一個人身上,太後要是放鬆了,這天下還不亂了套。
太後為了整肅朝綱,以雷霆之勢橫掃朝中反對勢力,開武舉,選拔為太後效忠的官吏,利用來俊臣等人徹查官場“毒瘤”,下令製造銅匭,廣開言路,接納天下表疏,以此來穩定朝政。
隨著告密之風日益興起,致使朝野上下人人“謹言慎行,”即便是兩個人之間,都不敢說話,就怕一不小心禍從口出,怎麽沒了都不知道。
大臣之間更是敬小慎微,促進家庭和睦,每次上朝前,都不忘深情訣別,就怕有去無回,生怕這是最後一次見麵。
“婉兒,可有麴崇裕他們的戰報?平叛進行的怎麽樣了?”
太後武曌回頭問道。
“暫時還沒有!”
上官婉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