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破案現場:一線刑警偵查實錄

破譯血案密碼

犯罪現場的一切,甚至空氣、光、聲音、氣味……都是有跡可循的。先進的刑事技術讓它們顯現蹤跡。

在與刑事罪犯的較量中,鹽城公安刑事技術革新也在大步邁進。近三年來,除市局刑科所外,全市縣級公安機關也都建成了DNA實驗室,為加快現代科技破案步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響水縣公安局寬敞、潔淨的DNA實驗室。測序儀、擴增儀、移液器、純化儀等一台台先進的檢測設備一字排列。外間是5隻裝滿“2004·12·28”案件相關物證的大號打理箱,每一個物證均有標簽和唯一性標注。

法醫物證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與人體有關的生物檢材,以其生物性成分和特性來證明案件事實。由於案件類型的多樣性和犯罪現場的複雜性,法醫物證檢材不可避免地受到環境的影響。因此,法醫物證檢材具有不確定性。即是什麽性質的檢材、汙染與被破壞程度如何等,這就需要法醫針對物證檢材的特點,設計合理的分析策略,選擇正確的實驗方法,盡可能減少不確定性,實現對法醫物證的精確鑒定。

高瑞祥在出發之前就備了課,查找以前的鑒定卷宗並複印成冊,認真梳理送往各地的檢材檢驗情況,做到對以前的檢驗情況了如指掌。到達響水後,他考慮到大部分物證已經檢驗過,有的物證甚至經過多部門的反複檢驗,再次檢測就得區分重點和方法。

而提取現場物證上的檢材樣本是第一關。

他和牛洋、項玉梅一起梳理保存的現場物證,尋找出能夠進行DNA檢驗的斑跡。

高瑞祥把木方凳表麵大範圍檢驗,重點是凳子的四條腿。因為犯罪分子用來擊打時,手應該抓在凳腿上。

他一點一點仔細察看,查找可供檢測的斑痕。

然而,提取的DNA樣本檢測結果和以前一樣,都是被害人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