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有一種東西,似乎和空氣、陽光、水一樣,伴隨著人的一生。它不分國度、種族、信仰,無時無刻不在顯現著它的存在。它就是人們既熟悉而又陌生、似乎不可或缺的——貨幣。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媒介,是商品生產發展的必然產物。馬克思說,貨幣具有五種主要職能,即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其中,前兩種職能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後三種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從基本職能中派生出來的。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金融浪潮洶湧澎湃。世界貨幣市場借助於互聯網的崛起,發生著深刻變化,數字貨幣應運而生。
數字貨幣,英文簡稱為“DIGICCY”,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它不同於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貨幣,因為它不局限在網絡遊戲中,而能被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評論組上貼出了一篇文章,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數字貨幣“比特幣”就此麵世。
比特幣用揭露散布總賬的方式,擺脫了第三方機構的製約。中本聰稱之為“區塊鏈”。
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由網絡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的身份信息。
2017年1月24日中午12點,中國三大比特幣平台正式開始收取交易費。
光怪陸離、令人眩目的數字貨幣市場,讓山東青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一時間興奮不已。他那顆肥碩的腦袋開始迅速轉動起來……
當年12月28日上午,青島。冬陽下的膠州灣,白帆點點,海鷗翩舞。膠州西路的陽光大酒店宴會廳裏,座無虛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