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雲峰很忙,分管刑偵、禁毒和掃黑除惡一攤子事,沒有時間和我交流。我隻好像塊膏藥似的黏著他,當了幾天“小跟班”。
越野車在公路上疾馳,一棵棵吐著嫩芽的柳樹匆匆掠過。遠處一望無際的大蒜田,在清明暖陽的照耀下,發出油油的綠光。真想撲到這片綠地毯上打個滾兒。
“再過一個月,蒜農們就要采收蒜薹了,我們又得忙上一陣子了。”書卷氣十足的刑警蔡勝輝望著窗外廣袤的大蒜田,自言自語。他曾經在一個鄉鎮工作過。
“蒜農收蒜薹,你們湊什麽熱鬧?”我有點兒不明白。
“我們蘭陵有近四十萬畝的大蒜田,是全國聞名的‘蒜薹之鄉’,每年集中上市的季節,我們都要組織大批的警力,維持購銷秩序,打擊哄搶、敲詐勒索等不法行為,切實保護蒜農的利益。”潘雲峰接著給我講了蘭陵塔山公園裏那座“大蒜塔”的來曆。
1987年5月,蘭陵縣蒜薹滯銷,蒜農強烈不滿,拉著蒜薹到縣政府反映問題,極少數不法分子煽動蒜農衝進辦公樓,到處拋撒蒜薹,引起數千群眾圍觀。事件平息後,當地政府建了這座大蒜塔,塔頂倒立蒜頭,恰似警鍾,警示後人記取“蒜薹事件”的教訓,告誡各級為政之要在於循規律擇善而後,澤加於民,和濟百姓。
潘雲峰不無感慨地說:“‘蒜薹事件’的教訓深刻啊,群眾利益無小事不是掛在嘴上的。作為一名刑警,發生傷害百姓的再小的案子,也是天大的事!”
說話間,車子開到了尚岩鎮馬家後院村,慢慢在路邊停下。
潘雲峰下車,從車後備廂拿出一包東西,說是看望一個熟人,讓我們稍等一下。
春暖大地,惠風徐來。潘雲峰提著東西,微跛著左腿走上了田間小道。
蔡勝輝指了指田野裏的一間農舍說:“潘局又去看李老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