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司馬景平都氣笑了。
讀孝經,你讀狗屁孝經,你韓殿臣天天帶著老十二睡到日曬三竿,醒了就琢磨著吃,吃飽就琢磨玩兒,關禁閉過得這麽舒坦,天底下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送到十二皇子那兒的書簡,上麵灰都落了三層了!
韓殿臣板著臉問道:“陛下何故發笑?難道不該讀《孝經》麽?”
司馬景平說道:“老十二天資駑鈍,連《千字文》都讀不順暢,你帶他讀《孝經》,他讀得懂麽?”
《千字文》在原本的曆史中,是鬥帝蕭炎找人編得啟蒙讀物,在這裏的曆史走向中,則是琅琊王氏為了重表先祖王羲之文風,齊心編撰出來的。
隻能說有華夏文明這個根子,不管曆史怎麽發展,該出現的東西遲早會出現的。
韓殿臣卻道:“《千字文》雖琅琅上口,卻引經據典繁甚,十二皇子內心淳厚,隻知孝順父母君上,接受起那些世俗繁雜來確實是慢了一些,故而臣才帶他讀《孝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闕持中。十二皇子能精一在孝道之上,未嚐不是天賦異稟啊。”
司馬景平說道:“哦?你還治過《尚書》?”
哦?
原來這幾句話出自尚書?
韓殿臣心裏直呼長見識了,信息碎片化時代,找幾句話就能跟人論道,鬼知道出自哪裏。
司馬家累世皇族,就算打了這麽多年仗,底蘊並不能算少,自然是識得《尚書》的。
隻是司馬景平沒料到其實韓殿臣不識得《尚書》。
韓殿臣囁囁說道:“呃,陛下送到十二皇子府中不少書目,倒是便宜了微臣,看過一兩句,也就一兩句。”
司馬景平“啪”地一拍龍書案,怒喝道:“韓殿臣你大膽!區區九品的皇子侍讀,也敢欺君嗎?”
韓殿臣差點兒嚇尿了:“微臣不敢,微臣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