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晉第一奸臣

第8章 一言可以使天下太平乎?

見司馬景平已經進入了自己的節奏,韓殿臣進入了君臣奏對的模式,抄著袖子,老神在在地說道:“回陛下,釋放丁口之事,臣以為不能操之過急。”

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必須得慢火,穩調,攪均勻,最後才能出來一鍋好粥。

說司馬景平操之過急,已經是有點兒指責的意味在裏麵了。

司馬景平言語之中有些急迫:“國庫空虛,夷狄未定,野地裏十室九空,朕如何能不急啊。”

大晉打下了北方,按法理來說,不應該定都洛陽,而是應該定都長安,這才是完全的正統。

但不論是皇族還是士族,都很默契地沒提這一茬。原因很簡單,五胡是平定了,外麵還有突厥人呢。

就連神文聖武的天策大將軍李世民,都被頡利可汗逼得定下了渭水之盟,又何況是這群本就極端保守的世家呢。

在他們眼裏,定都長安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即使時至今日,朝廷依然在付出海量的資源去支持隴西的軍閥世家們抵禦東突厥的入侵,這也是司馬景平急於索要丁口的原因——朝廷的賦稅,撐不住了。

東晉時期偏安建業,南方水熱資源豐富,又不輕動刀兵,世家這麽圈人圈地,朝廷自然是感覺不到什麽。可現在國家到處都需要建設資金,西北還時不時打仗,國庫馬上就捉襟見肘了起來。

韓殿臣說道:“回陛下,正是因為國家各處困難重重,才應該有個先後緩急,不宜好高騖遠。”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

司馬景平問道:“如之奈何?”

韓殿臣不假思索地說道:“自亂世以後,隴西世家便不停地在與外族交戰,如今存留下來的,都是兵威極盛軍閥,占據著黃河上遊最肥沃的土地,又毗鄰西川,有巴蜀之糧作為供給,糧、地、人俱全。”

從宏觀的角度,他先拋出了隴西與突厥的問題,這個看上去是最急的,也是司馬景平最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