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東行,歸心似箭。
楊烈雖然是在等候董卓的西涼大軍出發一天以後才出發上路的。但他依舊做好了準備。
打傷了董卓部下大將樊稠到是小事,使得董卓搶功的目的落空,說不得西涼軍中會半路截殺來報複的。
而他們除了上交鮑鴻的大部分牛羊馬匹的繳獲以後,自己倒也留下不少,作為戰利品帶回洛陽,自用或者發賣。用來作為這一次被征召的報酬和所得。所以,這就限製了他們的速度以及機動靈活。
所以,楊烈這幾天,雖然待在自己的軍帳裏麵,但也使用軍功和萬世交換了許多東西,盡可能的保證自己咋遇到西涼兵截殺的時候,能夠保命。
當然了,最需要的當然是傷藥了,不說他自己被董卓出手震傷以後,昏迷過去,就是看似沒有多少損傷的部下之中,身上帶傷的也是不少。雖說都是皮肉傷,但在這個沒有正兒八經軍醫還有缺乏抗生素的年代,一個敗血症那就是要命的玩意,就是發炎發燒拉肚子,都能要了一條大漢的性命。
所以,楊烈不得不格外上心,為自己兌換了消除當初使用狂暴丹所遺留的虛弱後遺症的養榮丸以外,還兌換了一些便宜的止血散,用於那些部下的外傷醫治。除此以外,他的戰馬由於在那天國語勞累而倒斃。如今可是冷兵器的時代,一批上好的戰馬,那就是騎軍的第二條性命。
所以,在楊烈服下養榮丸,能夠自有活動以後,就帶著偽裝的病容,先去了繳獲的馬匹那裏,為自己挑選坐騎。
不得不說,苦寒之地出好馬,即便是被西涼羌胡丟棄的那嘴戰馬,都比楊烈他們的戰馬好的太多。看到這些駿馬,所有騎軍,誰不眼饞?
但這是軍中,軍侯戰馬倒斃,還沒挑選,誰敢先下手?所以,除了上交給鮑鴻的一些好馬之外,所有的戰馬如今還留在那裏呢。想著等楊烈挑選過後,大家一起來個換馬,原本的戰馬作為備用,這樣的話,原本他們一人一馬,倒成了一人雙馬,能夠大幅的增加機動力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