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屯騎各位對自己的迎接,楊烈自然不會高高在上,而是趕緊跳下戰馬,含笑招呼大家不用多禮。在詢問自己帶來的兵馬的住處以及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誇獎幾句,也讓那些本就心裏有些忐忑的屯騎留守人員安心。
如今的朝廷各部,主官自然是有朝廷大臣舉薦,得到天子同意之後任命的。但作為輔助人員的文吏以及根部底層人員,確實需要主官自己招募任命的。
所以,在如今的屯騎,隻有兩個人可以決定這些人是留下還是去職。那就是屯騎校尉鮑鴻和署理軍司馬的楊烈。
如今一看這位據說是幸進的軍司馬居然如此和善,所以大家的心裏大定,最起碼應該不會把大多數人趕走吧?所有的人心裏都有著這麽一種猜測。
就楊烈來說,雖然家裏也有著諸多管事以及人才,但那都是家族得用的人,而且身份也不合適前來屯騎。所以,在除過鮑鴻會安插的一些私人以外,楊烈確實不想大動幹戈。畢竟不說自己能不能招攬過來需用的人才,就是就他所知,時間上恐怕也沒有多少閑暇讓他能夠從容布置。
更何況,這是軍營,新來的人都還需要時間熟悉各種事務呢。他絕對耽擱不起。而且嗎,如今的屯騎在西涼那裏可是隨同大軍的兵敗損失嚴重,鮑鴻給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募兵,除過他的別部需要補充足夠的兵員以外,就是屯騎本部,那也是有著太多缺額的。
進了軍帳做定,楊烈首先就找到出任屯騎兵曹椽的文吏,開始詢問如今屯騎的具體情況,比如說兵員,裝備以及訓練等所有他想要知道的東西。
按照軍製,屯騎一營,有正軍五部十曲,兩千五百正軍騎卒,如今卻是前後左右四部均在西涼,京中隻有中部一部兩曲五百人在。多了楊烈一個別部,按理還要再多八百人。但楊烈帶來的也不過是他原本的一曲兩百五十人。這麽匡算下來,屯騎一營,如今缺額足足還需要再補充兩千五百五十人之多。等於新建一個屯騎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