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訓練基本上沒有完成,就不得不前去汝南平叛。所以,楊烈經過慎重考慮之後,直接把屯騎營目前的兵力編組削減之後,隻留下了三千正兵,兩千輔兵之後,民夫一個不要,剩餘的兩三千人,直接轉交給了蹇碩。
並不是著兩三千人不符合楊烈的要求,相信經過訓練完成之後,他麽也會成為精銳之軍的。隻是屯騎這裏本就隻有兩千多人的編製,即便是平叛過後,回到洛陽,那兩千輔兵,也足夠編入西園軍中的下軍人數了。所以說,這次出征,實際上等於是屯騎營和以後的西園下軍校尉部,一同出征。
而且,楊烈還特意按照那些兵士的特長以及特點,進行了重新編組。
原本他的部下,也就是訓練時間長的那些人,屬於這次出征的重騎,但也隻是比原本的屯騎甲騎,防護以及對敵手段多一些而已。但已經是最精銳的存在了,配備他原本從西涼繳獲,還用天馬散經過重新培養的西涼戰馬。
那些戰馬有了天馬散的喂養,如今不但體形高大,力量充足,而且耐力以及靈活都增加了不少,所以能夠扛得動增加的騎士身上的甲胄和裝備,再有了高橋馬鞍以及馬鐙,解放了雙手,以及坐的更加穩當的騎軍,不但可以直接奔射,就是用手中長戟對敵,那也是絕對的戰力大增。
還從禁軍之中,學習了合擊之術的他們,就更加具備了騎軍精銳的雛形。
對於這些軍卒,楊烈士寧缺毋濫,不是什麽人隨便都能加入進來的。
這些人一共有著五百之數,全部是當初楊烈的舊部以及從家裏帶來的騎士,屬於他的心腹。自然是歸於他屬下的別部之中。
除此以外,就是原本屯騎的留守一部,本就有著原本禁軍的底子,也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存在,在補充了一部分從輔兵中挑選出來的騎士之後,共有兩千之數,這才是這次出征的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