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營中射聲校尉的一聲令下,自然有各部挑選出來的材官先射出一箭,落在楊烈他們衝鋒的道路前麵,隨後所有射聲營的箭士按照材官的標準,拉弓放箭。
這第一波是仰射,大漢軍中的製式利箭直接衝入天空,在力道衰竭之後,轉頭往下,速度越來越快。眼看如雨的利箭就要落到衝鋒的楊烈他們頭上。
在第一支材官的利箭落地的時候,楊烈的經驗讓他知道,接踵而來的會是如雨的箭陣,材官的提前射擊,不過是給射聲營打個樣子罷了。然後所有的弓箭手會按照這個標準,同時射出手中的利箭,這種密集的箭雨,對於衝鋒的騎軍,殺傷力極大,下墜的利箭,有時候會把戰馬的腦袋穿破,一擊斃命。就是騎軍的鐵盔,倒黴的時候,正中頭頂,那也是能夠致命的。
生死關頭,有些發狂的楊烈大吼一聲。
“火。”
他屬下的騎軍聽到軍侯大吼,也一同齊聲吼道。
“火,火,火,大火。”
隨著吼聲,似乎有著一種慘烈至極的煞氣包裹住了楊烈和他的屬下,本就在疾馳的所有戰馬也被煞氣所刺激,已經到了極限的步伐,更加快了幾分。
箭雨落下,楊烈的本部一曲騎軍正好憑著加快的這幾分,越過了箭陣的覆蓋範圍,最後一名騎軍的戰馬屁股後麵,緊挨著就是一支利箭落下,僥幸沒有受傷。
但跟隨楊烈衝鋒的右扶風的別的軍侯部,卻是正好被箭陣覆蓋,死傷無數。但是,戰陣之中,不容遲疑,更不準後退,所以,再往後的騎軍,催馬越過死傷的同胞,繼續衝鋒。
而在這個時候,楊烈他們已經衝到了叛軍大營不遠處,眼看就要衝擊大營的寨牆了。寨牆都是粗大的原木樹立在土地中而建成的,頂部當然削成了尖利的樣子,防止有人翻越。依照慣例,進攻的騎軍會拋出套索,拉住原木,然後調頭奔馳,借助戰馬的力道,才能拉倒原木,打開一個缺口,後續騎軍就能魚貫而入,一邊鏖戰,一邊想辦法打開營門,讓後續大軍進入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