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依舊遵照原本的軍略執行,但多了郡國兵的鮑鴻和楊烈商議之後,還是做出了改動。
依舊是由楊烈帶領別部騎軍,不斷騷擾葛陂黃巾,使他們不能專心進攻汝南的情況之下,搞清楚如今汝南這裏黃巾賊的全部勢力,以及所有兵力。然後鮑鴻在出動大軍,以騎軍為前鋒,郡國兵隨後跟進,想要一舉殲滅這裏黃巾賊的大部,然後就能使用各地的郡國兵進行清剿,徹底的掃滅這次叛亂。
所以,第二天,楊烈依舊帶領本部騎軍,前去黃巾賊的勢力範圍,進行試探,和騷擾。
在後麵的鮑鴻,則是需要催促豫州刺史黃琬,趕緊吧糧草輜重,以及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送到軍營。
而作為主力的屯騎,全部都是騎軍,而他們所需要的短矛以及弩箭,可是需要袁老營那裏,重新召集工匠,予以打造的。
即便是想要進行決戰,糧草輜重不濟,那也是無法進行的。畢竟戰時進攻和安守營寨的消耗差距,可是很大的。打到一半,如果所需物資接濟不上,那可就是一場笑話了。
而在黃巾賊這一邊,諸多各部頭目,被大祝師出麵召集到一起之後,也在商議怎麽應對朝廷援兵,以及要不要繼續攻打汝南郡城。
祝師先是詢問了那幾個和楊烈接戰的頭目之後,並沒有說出自己的打算,而是讓別人說說自己的想法。
馬上就有一些人站起來,說出了自己認為的最好選擇。不過由於各自眼界以及遭遇的不同,無非是分作兩種意見,一種是繼續攻打汝南郡城,畢竟已經圍城了著多天,城裏麵的兵力以及士氣,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即便是有著眾多人口,那也隻是一時意氣而已,真的熬過這時得到的援兵到來鼓起的餘勇之後,絕對能夠很容易就打破郡城,占據汝南。
要知道汝南可是附近有數的大城之一,不但人口眾多,還相當富庶,就連汝南郡府的武庫和糧庫中,都有著足夠的東西供大家分享。而且那些富庶人家的財物,對於貧苦出身的大多數人來說,也是一個極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