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三年。
三川,信梁。
一群鄉人正聚攏在一起,在秦吏的指揮下,有序地進行著祭祀。
而他們祭祀的對象,正是司職東方與春天的青帝。
良久,祭祀結束。
鄉人們在秦吏的指揮下開始進行聚餐。
這也是“鄉”之一字的由來,一群人聚在一起,共享美食。
往往在這個時候,鄉人們會開始大聲說笑,交流著彼此間的感情。
隻是這一次,卻與以往有些不同。
“已經開春了。”
一名老者看了看無雲的天空,一聲長歎道: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會下雨。”
一旁的鄉人們聞言,全都是默然不語。
與往年不同,今年是一個旱年。
開春至今一個月了,除了一開始稀稀拉拉滴過幾滴雨水之外,接下來的日子當真是滴水不落。
以至於田壟之間,都開始出現龜裂了。
“放心吧,會好起來的。”
許久之後,一名中年男人出聲安慰道:
“畢竟我們都已經祭祀過青帝了,不是嗎?”
男人的言語重新點燃了鄉人的希望,是啊,自己都已經祭祀過青帝了,難道還會再繼續受災嗎?
想到這裏,鄉人們再次恢複了熱情。相互之間嬉笑打鬧,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而在人們沒有注意到的角落,一個少年正默默地看著這一幕,沉默不語。
事情哪有那個中年男人所說的那般順利?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整個秦國隻怕都要遭受極其嚴重的饑荒。
而這場饑荒發生的原因,正是如今已經拉開序幕的大旱!
少年有心出聲提醒,無奈他一時間又想不到解決辦法,與其讓他們徒增煩惱,還不如讓他們欣慰一時。想到這裏,少年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站起身來,拍了拍屁股,便準備離開這裏。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仆從打扮的少年突然從遠處跑來,待跑到少年跟前之後,急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