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北條時房經曆了這一輩子最黑暗最恐懼的時刻。
他出生下來的二十多年,即便在在東瀛物產這般貧瘠的島嶼上,依然沒有吃過一點苦。
當然這是相對於其他東瀛人而言的。
隻因為他出生在鎌倉市北條莊的北條氏族中。
北條氏族是鐮倉幕府的掌權氏族。
他的哥哥北條時宗就是現任的北條氏族掌權人!
他信心滿滿的以為這一次的遠征將不費吹灰之力。
以為自己擁有整個北條氏族的支持。
但是這一切顯然已經變成了泡影。
原因就在於眼前這個年輕人……
北條時房此時被沈芳屈辱的捆綁在柱子上。
這一場大戰沒有費絲毫力氣就將所有來犯東瀛武士一網打盡。
除了開始的時候被沈芳安排的弓箭手射死的幾百人,以及在他們大勢已去剖腹自盡的幾百人以外。
基本上全部都被繳械了。
正將北條時房,副將吉田兼亮盡數淪為俘虜。
沈芳並沒有已結束就去見北條時房。
此時更重要的是,怎麽安排這一萬多名東瀛武士。
如果安排的不好是很有可能遭到反噬的。
沈芳可不想這樣。
全殺了?
不可能。
沈芳做不出這種傻事。
並不是沈芳不想犯下這種殺孽。
而是因為這個時代,人口是一種絕佳的資源。
是一切資源的根本。
後世叫做人口紅利。
那是一種委婉的說話。
放到這個時代背景下應該叫做人口礦產。
當然,這隻是在封建社會背景下的稱呼和想法。
沈芳可不是這麽想的。
這一萬多名東瀛武士,那就是一萬多的人口啊……
一旦歸化了。
那就是新軍的人了。
至於怎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變成新軍的人變成慶安城的人。
這就是沈芳需要安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