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芷柔最先看到的,不是這三句話的內容,而是字體!
這...大乾書法名家不少,精研楷書者,下筆如刀,其中自有筋骨。
精研行書者,字體秀麗,行文飄逸,同樣頗有一番風味。
可她從未見過這種字體,如此狂放不羈,行文之間,便讓人感到落筆者心中的萬丈豪情。
狂放不羈也就罷了,偏偏字體筋骨還在,別有一番楷體氣節。
能寫出這等字,怕是一位書法大家。
項芷柔越加驚喜,沒想到,自己閑暇時消遣時光寫的小問題,竟真的有人回信,還是一位書法大家。
先看第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淮河滾滾流!”
這...這是七言律詩?還是七言絕句?
我也算飽讀詩書,竟從未聽過如此驚豔的詩文。
項芷柔記得自己第一個問題,初秋時節,也不知淮河兩岸,光景如何。
那位大家以此詩作答,倒是合情合理。
她才閉上雙眼,腦海中便浮現淮河兩岸,秋風蕭瑟,樹葉隨風而下,落在奔流不息的淮河中,隨著河水遠去。
此人,不僅是書法大家,更在詩詞一道上造詣斐然!
項芷柔心中不禁生出一份欽佩。
緊接著是第二句“天下文人三百萬,遇我也需盡低眉!”
對應的問題是,淮南詩會即將開始,也不知那些文人士子,能做出何等詩篇。
對方以此作答,意思就很明顯了——看不上淮南文壇的詩篇,認為沒有他作的好。
若是平常時分,瞧見這麽一句話,項芷柔免不得要生氣。
淮南文壇不僅有諸位文人士子,更不乏一些大家,怎容許這般詆毀?
更何況,往年春闈,那進士榜單上,淮南人可也不少。
但在看了第一句的前提下,她反倒沒有那般氣惱。
隻覺得,此人口氣雖大,卻是真有才學。
倒還是個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