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教導了他們一番之後。
校閱便要正式開始了。
兩邊,都有甲士鎮守在此處。
五套桌椅互相隔著兩米,分別坐著的是朱瞻基、朱瞻圻、朱瞻埈、朱瞻墉、朱瞻坺。
五套試卷,也隨之被分發下去。
朱棣站在台上,時刻觀望著他們的神情。
當然了,大多時候,他的視線,都停留在他的好聖孫朱瞻基身上。
朱瞻基,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下筆如有神,那叫一個行雲流水。
他偶有思考的時候,但很快,就會繼續落筆。
反觀其他幾人,抓耳撓腮。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朱瞻圻這幾天,雖然經過崔安的教課,眼光開闊了不少。
但是,他的各種功底,比起朱瞻基可差遠了。
作為太孫,朱瞻基的教育,都是來自於當朝大儒。
有好幾個老師,分別教他不同的學問。
但漢王府,一個周舟行,就要教導兩個皇孫。
從這裏,兩人的差距就可見一斑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一柱香,又很快見底。
現在,朱瞻基的手,已經停留到試卷上最後一道題上。
其實,每次校閱,也就是那幾個問題。
如何治國?如何禮賢?
這次,同樣也不例外。
不過,稍微有一些區別——
曆朝曆代,王朝毀滅的原因,在哪?
這些問題的答案,早已在朱瞻基的心中,背了個滾瓜爛熟。
他很快組織好自己的語言,隨後從善如流地寫了下去。
朱棣也在這個時候,從高台上走下去。
來到孩子們的身邊,笑吟吟地看過去。
朱瞻基流暢的高談闊論,直接吸引了他的目光。
朱棣滿意地背著手,哪怕是自己在旁邊觀看,朱瞻基居然也沒有絲毫的緊張。
這才是皇子皇孫的風範嘛。
過了一會兒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