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多重隨身大佬,老朱求我登基

耿直剛烈

張家的勢力龐大,在民間有千萬佃戶,還控製著鹽鐵茶糧等商賈巨富,在朝廷地勢力不小,甚至還有許多豪強。若不除掉張家,以後恐怕很麻煩……陛下不要急躁。”

“嗯。”朱元璋點了點頭,“朕知道,朕不著急。”

他看了淑妃一眼,說道,“張家的事,朕不插手,隨他們折騰。不管他們幹出何種荒唐事來,朕都不會責備。隻要他們不要逼迫皇族就範。”

他頓了頓,“朕隻是擔心,他們會傷害皇嗣。”

朱元璋雖然從未對淑妃坦誠過他地心思,不過他並不排斥對她敞開心扉——或者說,他已經習慣了與她傾述心意,感情慢慢地變得親密起來。

淑妃道:“妾身明白,張家不會拿陛下的子嗣冒險的。”

朱元璋又道:“朕準備讓陳謙調兵鎮壓叛軍,不知母後覺得如何?”

“這不太好吧。”淑妃猶豫道,“陳謙乃武安國,是個性格耿直剛烈之人。他素來不喜歡張家,若貿然出兵,怕是會與張氏產生嫌隙,惹惱了張家,恐生禍端。”

朱元璋淡淡道:“這些年陳謙屢建功勳,威名遠播。朕決定封他做武安國,以顯示恩遇與器重。陳謙領兵出征,張家也不敢再造次。”

淑妃沉默了一下,說道:“陛下聖明。”

朱元璋微微頷首,又道:“朕的皇子還小,不宜離開東宮。張琛、王貴等人都是文武雙全之輩,可讓他們出馬平叛。”

淑妃道:“這倒是個好辦法。”

朱元璋看向她,“母後不同意嗎?”

“不是,臣妾覺得可以試一試。不過臣妾聽說,張琛他們都是粗魯漢子,隻怕不擅長應對叛軍。”淑妃道,“若能找一個文雅些的臣子協助就好了。”

“朕記得李昭亮不錯。”朱元璋道,“朕這段時日在東宮養病,對他地觀察還是挺清楚的。”

淑妃遲疑道:“李昭亮?他確實才幹非凡、德操高潔,隻是他年紀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