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大明還沒有,得到外國去弄去。說起來這還要多虧了燕王開海運,鄭和下西洋之後才能引進大明。”
朱標停下筷子,問道:“陸兄弟,你有所不知,陛下在立國之初,開始下令實施海禁政策。朝廷多次關閉市舶司,以及頒布各種禁海政令來進一步防止沿海百姓出海經商。”
“這都是因為沿海倭患猖獗啊,但國家此時初建,國庫空虛,也沒法派兵驅除倭寇,實在是沒有辦法啊。”
這件事情陸淵也是清楚。
倭寇侵擾九州東部及東南沿海由來已久,元世祖忽必烈兩次派軍渡海攻打扶桑,最終都以失敗告終。而那些扶桑出於報複,便開始侵擾掠奪九州沿海。
在嚐到掠奪的甜頭後,他們的侵擾頻次和規模也越來越大。
而在元末,九州戰亂不斷,這些扶桑人更是變本加厲。
而除了扶桑人之外,張士誠、方國珍殘餘勢力逃到了海上。
這些人都成為了海盜,經常襲擾明朝沿海邊疆和過往商船。
“太子可知道為何南宋能以不足半壁江山抗跨遼國,熬死金國。還抵擋蒙元那麽長時間,那是因為南宋有錢。”
“宋朝的宗旨是重商輕農,在總賦稅當中農業稅比例遠低於此前的漢唐和此後的明清,商業稅則占據極高的比例。”
“宋朝的商船將瓷器、絲綢、茶葉銷往五十多個國家,這為南宋帶來極大的財富,最高峰時期,南宋的經濟總量已占世界的60%,這才能支撐南宋的戰爭。”
“我知道陛下如今的作戰中心放在了北方,一心想要消滅北元餘孽。”
“但漠北終究是北元的地盤,明軍進入漠北作戰多有不利,補給困難。”
“就算之後的燕王登基,多次北伐,卻也是難以將其覆滅。”
“不若大力剿滅倭寇,開海禁恢複海上商道,這樣更利於大明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