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自曝穿越後,老朱心態崩了

第23章  金陵十六樓

出了酒樓,穿過小半條街,便到了著名的煙花之地。

從六朝開始,在南朝多位君主的建設下,秦淮河就已經發展成為了南方最大的娛樂場所。

所以才有了杜牧的《泊秦淮》。

而到了大明,老朱建國之後便將那些青樓勾欄都變成了官營,讓這風月產業更加發展迅速。

一開始,老朱就是想著為了跟隨他打天下的兄弟們,一個休閑的去處。

當然,這是要花錢消費的。

但很快,老朱發現這事情能搞啊,來錢是真快!

所謂,征其夜合之資以富國。教坊官收其稅,謂之脂粉錢。

於是,便下旨修建了赫赫有名的“金陵十六樓”,以供使者、士人、官員作為娛樂消遣場所。

陸淵原本正想欣賞一下,六朝盛世煙花地的盛景。

但那些樓上雖然站著一些花枝招展的小娘子,但根本就不像是電視劇裏麵那般穿著清涼,半探出身子,揮舞著絲巾來招攬顧客。

那些小娘子統一帶著角冠,穿著褐色坎肩,明顯一副有些疲懶的模樣。

這莫非是操勞過度了?

“咳,陸兄,這些小娘子穿著這樣,其實都是陛下下了詔,教坊樂藝必須穿皂衫,戴角巾兒,不許與民女相同。而樂藝親屬男性必須頭裹青頭巾,綠頭巾。”徐允恭說道。

“竟然還有此講究!”陸淵也是有些驚訝。

“聽說在宋朝,那是金粉樓台,佳麗爭奇鬥豔,可惜生不逢時啊!”徐允恭露出一臉惋惜的模樣。

陸淵一愣,沒想到你這濃眉大眼的,竟然也是個花花腸子!

秦淮河兩畔,皆是小樓,樣式頗為統一,一眼竟然看不到頭。

這國企,就是這麽財大氣粗。

而漫步街頭,有絲竹管弦之聲,夾雜著吳儂軟語的歌聲,果然是金陵秦淮,夾岸樓閣,中流簫鼓,日夜不絕。

身為一個現代人,必須要好好批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