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內。
“父皇!那些百姓看到皇明祖訓碑,皆是神情振奮,如今應天府都在歌頌父皇的不世武功!”
“而大本堂內也是刻下皇明祖訓,讓那些皇子皇孫時刻謹記。”
朱元璋聞言也是眉頭舒展。
“很好,我大明君民一心,縱然胡虜又有何懼?”
“立即派出官吏在各府衙門前立下此碑,讓百姓看看咱大明的風骨!”
“父皇英明!”
“對了,之前布置給你們的兩個問題,你可有想法了?”朱元璋問道。
但看朱標那神色,朱元璋也是了然了。
“去宣朱棣和陸淵前來。”
很快,陸淵和朱棣、徐妙雲來到了禦書房。
朱元璋看到徐妙雲頓時眼睛一瞪,當初他便立下了後宮不得幹政,如今朱棣卻是帶著徐妙雲來,顯然是犯了他的忌諱。
“父皇,那條新政也是妙雲所寫,我帶妙雲前來,也是為了更好闡述新政,以免有錯漏。”朱棣連忙行禮道。
朱元璋輕哼了一聲,不置可否,這算是默認了。
徐妙雲也是連忙行禮感謝。
“妙雲,你同父皇解釋一下你的新政。”朱棣道。
徐妙雲道:“兒臣的新政乃是出自北宋範文正的《答手詔條陳十事》。”
“分別是: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減徭役。”
“兒臣以為,如今以大明的情況,我們可以先從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這三個方麵先入手。”
“擇長官,如今大明剛立,一些地方官員還是蒙元的官吏留任,一些人並不稱職,甚至魚肉鄉裏。朝廷派應該出得力的人檢查地方政績,獎勵能員,罷免不才。”
“另外,本朝官員俸祿不高,一些官員日子拮據,怎能要求官員盡職辦事呢?”
“可以對於各級官員按照等級發放職田,使他們有足夠的收入養活自己。然後,便可以督責他們廉節為政。”